三联院字〔2021〕85号 签发人:金会庆
关于报送《安徽三联学院2020-2021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报告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编制发布高等学校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1〕62号)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2021年监测数据填报和高等学校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21〕111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校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呈报给你们,请予以审核。
特此报告。
安徽三联学院
2021年11月7日
安徽三联学院办公室 2021年11月7日印发
安 徽 三 联 学 院
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二一 年 十一 月
目录
安徽三联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主校区地处合肥大学城翡翠湖畔,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于1997年投资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三联学院的成立已分别载入安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新中国成立70年安徽大事记。2005年,学校获批成立党委;2008年,获批升格为本科高校;2011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交通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财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动漫与数字艺术学院、外语学院、护理学院和机器人工程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图书馆等教学及辅助单位。学校以工为主,管、经、艺、文、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开设本科专业46个,在招专业40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学校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等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学校按照举办者安徽三联投资集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学科专业群建设,形成了“交通安全类、智能控制类、数字艺术类、健康养老类”等四个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
学校充分利用三联集团科技产业优势,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培育教科研团队,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了交通安全应用技术、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数字艺术等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安徽竹稞学宫文化研究中心、亚洲文化研究中心、剪纸艺术研究中心、贸易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其中“交通安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承接单位,“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暨安徽三联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获安徽省科技厅批复并授牌,与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申报的“营运车辆安全驾驶保障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学校先后四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六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荣获“安徽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5A单位”,2014年荣获“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优秀人力资源输入基地”“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4、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7年获批安徽省创业学院,2014、2017、2018、2019年荣获安徽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8年荣获科技部和国家奖励办公室颁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荣获2018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荣获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颁发的“2019年品牌实力民办高校”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民、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树立“生为本,师为根,质量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依法办校、专家治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秉承“厚德博学、砺能树人”的校训,发扬“勇闯难关、拼搏向前;开拓创新、争创辉煌”的学校精神,把握机遇,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努力将学校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实现“百年老校”办学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等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6个,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医学、法学7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占比54%,管理学占比15%,经济学占比7%,艺术学占比11%,文学占比9%,医学、法学分别占比2%(见图1)。
图1 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分布图
现已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见表1)。
表1 专业分布情况一览表
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科 | 获批时间 | 备注 | |
1 | 交通工程学院 | 交通运输 | 工学 | 2008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 | 交通工程 | 工学 | 2009 | ||
3 | 安全工程 | 工学 | 2010 | ||
4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工学 | 2017 | ||
5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2011 | |
6 | 汽车服务工程 | 工学 | 2013 | ||
7 | 机械电子工程 | 工学 | 2018 | ||
8 | 车辆工程 | 工学 | 2020 | ||
9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2008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1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2009 | ||
1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09 | 2017年停招 | |
12 | 通信工程 | 工学 | 2011 | ||
13 | 自动化 | 工学 | 2012 | ||
14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工学 | 2020 | ||
15 | 计算机 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08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16 | 网络工程 | 工学 | 2012 | ||
17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2016 | ||
18 | 软件工程 | 工学 | 2017 | ||
1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2018 | ||
20 | 数字媒体技术 | 工学 | 2013 | 2020年停招 | |
21 | 机器人 工程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17 | |
22 | 机器人工程 | 工学 | 2017 | ||
23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工学 | 2019 | ||
24 | 人工智能 | 工学 | 2020 | ||
25 | 财会学院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2010 | |
26 | 会计学 | 管理学 | 2011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
27 | 经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2009 | |
28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2010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
29 | 经济学 | 经济学 | 2012 | 2020年停招 | |
30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2013 | ||
31 | 经济与金融 | 经济学 | 2014 | ||
32 | 酒店管理 | 管理学 | 2014 | 2016年停招 | |
33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2015 | ||
34 | 动漫与数字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2009 | |
35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2009 | ||
36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工学 | 2011 | 2018年停招 | |
37 | 动画 | 艺术学 | 2011 | ||
38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学 | 2018 | ||
39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2019 | ||
40 | 外语学院 | 日语 | 文学 | 2008 | |
41 | 英语 | 文学 | 2008 | ||
42 | 商务英语 | 文学 | 2014 | ||
43 | 翻译 | 文学 | 2018 | ||
44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医学 | 2015 | |
45 | 家政学 | 法学 | 2016 | 2019年停招 | |
46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管理学 | 2020 |
备注:撤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2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18105 人。其中本科17308人,占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95.6%。(见表2)。
表2 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分析表
项目 | 数量(人) | 比例(%) |
本科生 | 17308 | 95.60 |
专科生 | 797 | 4.40 |
总计 | 18105 | 100 |
学校参加“二本”批次招生。2020年本科专业共录取5060人,其中秋季招生录取本省文理科考生3600人,录取江苏省文理科考生60人(见表3)。
表3 2020文理本科生录取标准及录取人数
省份 | 批次 | 录取数(人) | 批次最低控制线(分) | 录取平均分(分) | |||
文科 | 理科 | 文科 | 理科 | 文科 | 理科 | ||
安徽 | 第二批次 | 2120 | 1480 | 499 | 436 | 502 | 440 |
江苏 | 第二批次 | 30 | 30 | 284 | 313 | 301 | 319 |
截至目前,我校折合在校生18132.6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 18105 人),现有专任教师853人,综合生师比21.26:1,专任教师中自有专任教师有684人,外聘教师338人。专任教师的职称、学位和年龄结构见表4。
表4 2020-2021学年专任教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分析表
类 别 | 自有专任教师 | 占 比 | 外聘教师 | 占 比 | |
职称 结构 | 正高 | 35 | 5.12% | 23 | 6.80% |
副高 | 149 | 21.78% | 112 | 33.14% | |
中级 | 266 | 38.89% | 165 | 48.82% | |
初级 | 119 | 17.40% | 20 | 5.92% | |
其他 | 115 | 16.81% | 18 | 5.33% | |
学位 结构 | 博士 | 23 | 3.36% | 37 | 10.95% |
硕士 | 560 | 81.87% | 221 | 65.38% | |
学士 | 95 | 13.89% | 66 | 19.53% | |
其他 | 6 | 0.88% | 14 | 4.14% | |
年龄 结构 | 35岁及以下 | 365 | 53.36% | 114 | 33.73% |
36~45岁 | 221 | 32.31% | 126 | 37.28% | |
46~55岁 | 53 | 7.75% | 58 | 17.16% | |
56岁及以上 | 45 | 6.58% | 40 | 11.83% |
2020-2021学年,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114,占总课程门数的8.17%;课程门次数为161,占开课总门次的3.29%;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48人,占教授总数的76.19%。
2020-2021学年,我校自有主讲教师531人,其中为本科生授课的主讲教师462人,占自有主讲教师的87.01%;本学年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师839人,授课主讲教师631人,占授课教师的75.21%。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主讲教师的任课资格,学校每年定期开展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为切实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对主讲教师资格严格把关,对已经取得“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定期组织专家对其授课进行评估,并大力推动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为帮助和引导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高校教学工作岗位需要,学校每年组织新教师参加高校岗前培训。另外,为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每年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导师制”活动,各教学单位选派学术造诣高、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使其尽快达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科研工作的要求。
2020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3716.44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303.6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249.96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2052.71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175.41元。
1.教学用房
学校占地面积520610平方米,建筑面积344985.6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03760.76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91631.97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6526平方米。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满足教学要求。
2.图书资料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图书馆总面积2.0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14.83万册,当年新增5.41万册,生均纸质图书63.3册;电子图书323万册,电子期刊387270册,学位论文459642册,音视频23015小时。2020年图书借阅量55.43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37.52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61.4万篇次。学校图书资源总量为190.83万册,生均图书105册。
学校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库、超星独秀中文学术搜索数据库、银符在线考试资源库、环球英语多媒体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31个。拥有中外文期刊481种,报纸42种。图书馆实行全开架、大流通服务方式,周开放时间84小时,电子资源“全天候”开放。与“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拓宽数字资源渠道。
组织开展“图书馆进院系”系列活动,加强新生入馆教育,通过开展数字阅读和获取文献培训等,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积极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组织师生开展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活动、建党百年红色主题书展、举行建党百年朗读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有奖答题活动、“品读经典 对话信仰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阅读系列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EBSCO”杯文献信息获取体验大赛、“外研讯飞杯”英语诵读大赛、“慧源共享”全国高校开放数据创新研究等竞赛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新建实验实训楼,加快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步伐。
2020-2021学年,学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02.03万元,设备总值达到11020.98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0.61万元。
表5 本学年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
学年 | 计划开出实验项目数 | 实际开出实验项目数 | 实验开出率(%) |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例(%) | ||
有实验课程门数 | 独立设课的课程门数 | 有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课程门数 | ||||
2020-2021 | 363 | 300 | 238 | 1744 | 100 | 65.56 |
根据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了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实验项目。实验人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教学效果较好。部分实验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为教师的教科研和学生的各项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提供服务。为进一步提升业务素养与管理能力,学校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每年开展两次实验室人员入职培训,为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4.信息资源
目前,学校建设有结构完整、服务多样、资源丰富的先进校园网络,设有独立网络核心机房和数据中心机房,校园网出口带宽2700Mbps,主干带宽10000Mbps,教学、实验、办公、图书馆均采用千兆光纤高速连接,完成教育网IPV6部署。建立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邮件服务、电子图书服务、校园一卡通服务等一系列网络服务应用平台,实现了教学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在本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专业布局结构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错位发展;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全面总结“十三五”专业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制订“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修订完善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持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对接区域产业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2020年停招经济学、数字媒体技术2个本科专业,撤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2个本科专业,目前招生的本科专业共计40个。
2.集聚专业集群效应,助推学校转型发展
按照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思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校企协同育人。依托集团交通安全产业的优势,办特“交通安全类”专业群;借力集团游戏动漫产业的平台,办优“数字艺术类”专业群;共享集团服务机器人产业资源,办强“智能控制类”专业群;瞄准社会养老产业的需求,办实“健康养老类”专业群;升级改造传统优势专业,优化“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实现专业群建设与行业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3.以“双万计划”为契机,提升专业建设品质
学校按照安徽省“三地一区”战略部署,以“四新”建设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现有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项目等,提升专业建设与发展整体水平。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对标对表理清各专业建设目标,落实建设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筑校院联动机制,共建校地企协同多样态的产教融合平台,2020年新增科大智能联合实验室等13个产教融合平台,与用友·新道公司合作共建会计学(智能会计)专业,与湖北蔚蓝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机械电子工程(飞机机械设备维修)、电子信息工程(飞机电子设备维护)3个专业。印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分级、分批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形成校-省-国家三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截至目前,学校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5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及以上“四新”建设项目7项。
表6 现有省级专业建设情况一览表
类别 | 专业名称 | 数量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交通运输、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 |
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 | 智能交通、人工智能 | 2 |
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 | 机器人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商务英语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项目、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项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创新项目 | 5 |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 卓越国际经济与贸易师、卓越商务英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日语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机器人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4 |
一流(品牌)专业 | 交通运输、动画、 | 2 |
特色专业 | 市场营销、交通运输、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 英语、环境设计专业 | 6 |
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 | 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动画 | 4 |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 交通运输、英语、电子信息工程、动画、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商务英语 | 10 |
4.以专业评估为抓手,推进专业内涵建设
学校积极参与省级专业评估工作,适时启动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截止目前,23个本科专业接受了省级专业综合评价,其中交通运输获A-等级,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本科专业获B+等级,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获B等级;交通运输专业完成了自建自评,提交了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申请。
1.完成2021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开展2021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召开产教融合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毕业要求相适应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落实“五育并举”,深化体育、美育教育教学改革,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
2.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学校积极践行“1223”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四平台、八模块”课程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完善“234”实践教学体系。对标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要求与标准,出台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与申报工作,2021年“信号与系统”等3门课程入选推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育人功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印发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教学大纲制修订。加强现有质量工程课程类项目培育、立项、建设与推广应用,强化课程类建设成效,本学年获批课程类项目46项,省级示范课14项。
3.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
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校推进网络教学平台推广使用,引入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强化自建课程的应用。加强智慧教学环境建设,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本学年学校新建9间智慧教室、1间录播室。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建”,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提升智慧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学校举行了十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首届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副高组团体三等奖,在安徽省第五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教师获文科组二等奖1人、三等奖5人、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承办了第二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省赛和三省一市决赛,我校教师在省赛和决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4.全校开课基本情况
2020-2021学年,学校共开设课程1396门,共4889门次(见表7、表8)。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不断加大选修课比例,本学年共开设114门公共选修课程,合计选课达2万余人次。
表7 全校课程开设情况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 | 课程门次数 | 平均班规模(人) |
专业课 | 1221 | 3598 | 45 |
公共必修课 | 61 | 1018 | 71 |
公共选修课 | 114 | 273 | 46 |
表8 全校课程规模情况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次数 | 30人及以下课程门次数 | 30-60人课程门次数 | 61-90人课程门次数 | 90人以上课程门次数 |
专业课 | 3598 | 410 | 2954 | 133 | 101 |
公共必修课 | 1018 | 30 | 731 | 92 | 165 |
公共选修课 | 273 | 136 | 87 | 16 | 34 |
5.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学校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课程开设专题面向全校师生学习。将《讲义》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开好“形势与政策”课,集中组织老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讲义》使用专题培训会,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融入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与管理,修订完善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按照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原则,严格教材选用程序,优先选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近三年出版及适用性优秀教材,特别注重教材意识形态建设。本学年共选用1197种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教材占总教材88%,规划、获奖、重点推荐及精品等优质教材占总教材50.5%,“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覆盖率和教材使用率均达到100%。
1.实验教学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并将疫情防控和实验室安全日常工作相结合,每学期对全校实验室进行定期常规检查和安全专项检查,有效保障实验教学的安全运行。本学年开设实验课程共计363门,其中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300门,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门数238门,占实验课程总数的65.56%,实验开出率为100%。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修订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程、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实施毕业设计(论文)重复率检测,端正学术风气,开展论文三期检查和专项检查,检查主要围绕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学术规范以及归档情况等方面组织,确保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与质量。
全面引入知网毕业设计(论文)云服务管理系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化管理。深入推进毕业设计(论文)改革进程,鼓励学生通过多样化设计(论文)认定途径,推进毕业设计(论文)由注重学术研究向突出能力培养转变。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占比86.6%,达到了专业综合训练要求。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人数、职称和指导水平满足要求,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中等及以上占比76.43%,整体质量符合培养目标(见表9)。
表9 202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分布表
项目 | 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 | 成绩分布 | ||||
优秀 | 良好 | 中等 | 及格 | 不及格 | |||
数量 | 3975 | 3923 | 87 | 689 | 2262 | 885 | 52 |
比例 | 100% | 98.69% | 2.19% | 17.33% | 56.91% | 22.26% | 1.31% |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出台年度实习工作方案,依据方案与实习工作规程,扎实推进实习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实习基地开拓力度,2021年新增实习基地10余家,学校累计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72家。根据疫情防控情况,落实小型实习宣讲会、线上招聘会111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首届“长江证券菁英班”、第三届“三联交通教改双元班”、第四届“安徽交建冠名班”顺利开班。全面推进“线上+线下”指导与管理,实施所有实习专业进“校友邦”实习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线上指导与管理;加强基地巡查力度,落实线下指导和管理,全面把握学生实习状况。加强实习过程监控,加强对实习数据日常采集、分析、评价和反馈;推进实习三期专项检查工作,保障实习教学质量。
4.社会实践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出台了社会责任教育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融入。2021年,共组织132支团队(校级12支、院级20支、自主立项团队100支)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双百行动”、“万人行动”,学生参与面高达99%,活动得到人民网、学习强国平台、中国共青团网、中青报、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省学联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学校现有正式注册志愿者1万8千余人次,志愿服务基地128家,青年志愿者服务分队240支,重点围绕普法宣传、防艾普及、关爱留守儿童、助老助残、网络文明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了“公益三联·大爱江淮”的校园文化精神。
1.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教学改革
学校系统梳理“十三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广泛开展调研,结合办学定位,完成了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编制,进一步明确了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关键指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保障规划落实的措施。全面总结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经验,组织召开产教融合教育思想大讨论,印发产教融合改革实施方案,通过研讨交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凝聚共识,明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2.推深“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制定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学校获批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项试点高校,财会学院获批立项试点院系。
3.强化本科教学工程建设
学校修订完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加大教学改革经费投入和激励力度,加强项目检查验收,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与效益,充分发挥项目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本学年,共完成72项国家级、257项省级项目的检查和验收;获批国家级80项、省级296项目,进一步完善校-省-国家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获批省级线上教学成果奖1项。
4.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根据“双基”达标建设化标准,修订完善学校教研室工作管理办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学期进行教研室工作阶段检查,按学年组织一次年度考评。评选优秀教研室,组织开展教研室交流研讨和优秀教研室经验交流会。对照“双基”标准化条件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自查自评工作,本学年,获批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个,教学示范课14门,校级优秀教研室10个。
学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推进“三起来一出去”教学改革,推进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培养方案、进课程教学、进实践环节。出台有关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制度10余个,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弹性学制。本学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80项、省级182项,推荐10项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共获奖348项。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生为本,师为根,质量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线,落实学校主要负责人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制度。围绕高质量人才培养,学校新制定《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三道防线”体系实施纲要》。通过校长办公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教学工作例会和教学联席会等会议,充分研讨落实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学校上下深入学习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的《违反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召开“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专题整治动员会”,印发学校《教职工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建立师德失范负面清单,严格审查、认定和处理,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筑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学校以闭合循环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核心,持续开展“3+N”教学评估(教学院部、本科专业、本科课程+若干本科教学环节)及其回头看工作,定性与定量督导与评价“双轮驱动”和学校-院部-教研室“三级监控”,坚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学校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从领导作用、教学管理与实施、学生管理、师资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从外部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紧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第三道防线,学校连续多年通过体系认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规范运行。
学校形成了校领导、二级学院院长和教学督导组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独立设置了“质量管理与评估办公室”,专门负责全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定期开展外部评价,形成了“管、办、评”分离的基本格局。学校构建了由学校、院(部)、教研室三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开展“教、学、管、建”的常态督导;建立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每个二级学院设立1个教学信息站,每个班级至少聘任1名教学信息员,充分发挥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2020-2021学年,学校聘任校级教学督导14人,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督导34人;聘任各二级学院教学信息站站长12人,教学信息员307人。
图2 2020-2021学年教学督导数量及结构
学校制定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了由教学质量标准生成系统,教学质量条件保障系统,教学质量过程监控系统,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系统等四大系统构成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同时紧密结合《教学检查工作规定》《关于教师调、停(补)课的规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程》《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本科生学业预警管理办法》《关于听课制度的规定》《教师评学管理暂行办法》《学生评教管理暂行办法》等教学管理与规范性文件,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关键环节、质量标准、运行流程、监控单位、责任人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起“全院参与、全程监控、奖惩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常规检查、专项检查、督导听看课、同行互评、教学巡查、教学评估等手段,采取评教、评学、评管等措施,加强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与应用,形成了“监测-反馈-改进-提高”的质量保障闭环机制,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学校长期坚持以“3+N”自我评估为内驱,以教学督导制度为抓手,以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学信息员制度为两翼,开展校内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学期“三期”检查、教学质量考核、专项评估、教学巡查、听课、学评教、教评学、师生座谈会、各种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质量常态监测,多途径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反馈和调控。
2020-2021学年,学校完成了2个本科专业、1门本科课程的教学评估工作;针对已开展的校内院(部)、专业和课程评估下发整改反馈单34份,共反馈48条整改意见;组织教学督导开展教学巡查369人次、听课看课1339节次,教学信息员提交信息反馈表1698张,形成有效教学反馈意见925条,下发整改反馈单125份,反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上;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例会及专题会议11次,信息站站长工作会议7次。发布《教学简报》9期、《教学质量管理简报》8期,认定教学事故2起。
学校进一步强化学习过程管理,严格毕业资格审核流程,多渠道多形式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业创业。本学年共有本科毕业生3976人,实际毕业人数3912人,毕业率为98.39%,学位授予率为98.26%,考取研究生135人。针对2021届毕业生学校举办多场春季网络招聘会、专场网络招聘会,累计参会单位1615家,提供岗位7.8万多个。二级学院积极联系和引进相关企业组织开展小型校园宣讲会8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总体上为2021届毕业生提供岗位近8.2万个,生均达到17个。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为93.03%。
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合肥市,占比为40.4%,在本省其他市县就业为33.55%,长三角区域(除安徽省外)次之,占比20.25%。从统计数据看,73.95%的毕业生都在我省就业,80%以上在中小微企业就业,符合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服务定位。
图3 2021届本科生就业地区分布
1.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意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思政理论课教学例会,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每位教师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政教育育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截至目前,获批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8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2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2位教师荣获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史说课暨教学展示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并晋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比赛;1名教师入选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推进体育美育教学改革
学校制定《大学体育俱乐部制课程改革方案(试行)》《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专门成立公共艺术、公共体育教研室,引入线上体育美育类课程24门,线下20门课程(俱乐部)供学生选择,推进线上线下体育美育课程改革。
3.劳动教育成效
学校印发《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单独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系统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参加勤工俭学、校园文艺活动、“三下乡”等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志愿服务和卫生劳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1.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学校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强化学生学习过程成绩的评定,完善课程考核与管理办法,鼓励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持续推进无纸化考试、教考分离等。本年度,共计52 门课程实行教考分离,12门公共课程采取机考,课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加强学生学业管理和学风建设,持续开展学业预警,对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补救和防范措施,以提高对学生学业的指导性和预见性。
2.扎实做好学科竞赛工作
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育理念,修订完善学科竞赛管理制度,多次召开学科竞赛专项工作推进会,积极组织协调校内外各项竞赛活动。通过学科竞赛推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学年,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48项(见表10)。
表10 学生获省级以上情况一览表
获奖类别 | 学科竞赛获奖(项) | 文艺、体育竞赛获奖(项) |
国家级 | 50 | 6 |
省级 | 298 | 108 |
总计 | 348 | 114 |
学校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工作,多渠道搜集师生建议并持续改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020-2021学年,学生参评人数达2万余人次,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参评率分别为98.69%和90.48%,学年平均参评率为94.59%,全校教师满意度优良率分别为94.74%和90.11%,学年教师满意度优良率92.43%,学生的满意度较高;教师评价班级学风情况近2100人次,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教师评学平均分分别为94.21和95.13分,学年平均分数为94.67分,教师对班风学风评价较好。
针对录用学校2021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开展了“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工作,从就业岗位、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学生技能等多个维度对毕业生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征求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以便进一步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就业创业的帮扶和指导。
毕业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素养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调查表中“贵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几个项目的评价情况”一栏的统计,学校2021届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92.25%的用人单位均对学校毕业生专业素质评价状况比较满意,其中,很满意的比例达到47.65%;92.04%的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职业素质评价状况比较满意,总体满意度为97.85%。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招聘的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作为中层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储备干部培养的比例为32.84%,三者中49.25%的学生将作为中层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培养。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2.27%,特别是综合素质、敬业精神、合作协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较为突出。96.84%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今后还会在我校招聘毕业生,其中31.02%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今后会重点在我校招聘毕业生。
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为抓手,持续推进“校企合作 二元育人”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
1.院所合作,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学校依托举办者安徽三联集团“科工贸”一体化发展策略,办学之初即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和交通工程学院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院所合一”的办学特色,联合申报“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特色专业,并在师资互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2.内外结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模式
在“院所合一”基础上,校企合作从交通安全专业群逐步拓展到其他二级学院的多个专业,并结合集团内三联交通公司、三联机器人公司、上海联岸公司等单位资源优势,在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及过程实施、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同时深度推进与集团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科大智能、科大讯飞、合肥万宝、合肥惠而浦、高梵电商等企业共建特色冠名班。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三联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大数据研究中心、交通信息与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产教融合平台30余个。学校逐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模式,2018年,学校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3.互融互通,开创产教融合新篇章
在“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战略指引下,学校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模式再发展,开展产教融合新篇章。组建了一支“高校管理者、企业高管、科研院所技术骨干”产学研团队,目前拥有“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省级教学团队12个,签约共建“交通信息与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与荣事达双创大学、高梵电商、科大智能开展合作,将企业真实运营的生产环境引入到工作室建设,在生产经营环境中开展教学,培养企业所需实用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局面。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布局,重点建设了交通安全、智能制造、数字艺术和健康养老类产教平台。2020年以来,先后共建产教融合平台11个,校企共建冠名班4个。
学校牢牢把握地方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设置专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1.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把专业设置关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把专业设置关,将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紧扣产业需求,科学规划应用型专业设置。围绕省市产业结构布局,结合区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面向省市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了交通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人工智能等本科专业,停招数字媒体技术、经济学2个本科专业;撤销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2个专业。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
2.紧扣产业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结合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以推进硕士点立项建设为主要抓手,深入推动“交通安全类、智能控制类、数字艺术类、健康养老类”四大学科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优化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建设,实施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工程。按照“四新”新发展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布局申报新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进一步完善专业预警退出机制,推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
3.凝练学科专业集群特色,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内涵
借力“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和“质量工程”等项目建设,持续加强现有特色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积极培育省级一流专业,积极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充分发挥一流专业的引领辐射作用。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品牌与特色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2020年度已获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专业类项目2项,推荐省级专业类项目6项,立项校级专业类项目6项。推荐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申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专业类项目9项,获批省级课程类项目43项。
1.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扁平化管理
学校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机制体制优势,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探索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2006年学校成立小组、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扁平化管理体系改革的理论研究工作,2007年遴选两个教学单位开展扁平化管理试点,同时交通工程系正式改为交通工程学院,探索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化。
2.深化扁平化管理改革,推进二级教学单位全面建设
在总结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优化组织结构,深化“扁平化”管理改革,全面理顺学校和教学单位之间的权责管理,明确相互责权利。2009年在二级教学单位全面实施扁平化管理改革。通过扁平化管理改革,将各项工作以“职能处室为主、二级教学单位执行”调整为“二级教学单位为主、职能处室服务”,重心下移,有效推进了二级教学单位的建设及管理主动性。2014年全面实行二级学院建制。
3.积极推进扁平化改革,提升管理成效
通过扁平化管理改革,降低管理重心、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益、发挥二级学院主体作用、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改革以来,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组织结构,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逐步加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激发二级学院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推进绩效管理。
2020-2021学年,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校在改革、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和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仍占主导地位,内部和外部需求相结合的产出导向教育设计理念有待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还不够牢固,教育教学改革需进一步加强,学生从“听众、观众、配角”转向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主角地位并没有真正确立。
改进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深刻理解新时代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组织开展全校教育思想学习活动,通过专题研讨会、报告会、座谈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加强学习,深刻认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理念、新要求和新使命。
2.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把握人才培养定位。加强对区域内企业行业调研,努力探索并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全面深化改革,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型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1.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博士学位数量偏少,高级职称比例偏低,青年教师占比较高,个别专业的生师比较高。
2.高层次人才较少,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不足。学校目前培养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仍然不足,学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引进困难,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有所流失,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建设。
3.专职教师中年轻教师比重较大,青年教师从高校到高校,缺少工程实践经历,教师参与实践锻炼的主动性不高。少数青年教师教学经验尚浅,教学能力还有所欠缺,整体实践应用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有待提升。
改进措施:
1.加大引进力度,优化队伍结构。加强青年教师招聘、培养。制定和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以各二级学院为主体,加大博士、专业带头人引进力度。坚持“外引+内培”同步走原则,鼓励现有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博士化进程。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与激励办法,优化队伍职称结构。
2.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加强岗位培训和教学能力培训,完善听课制度,提高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竞赛体系,继续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发挥传帮带机制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早自我定位,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畅通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渠道,提升青年教科研学术水平,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建立专项培育计划,重点扶持,尽快使一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3.完善校企“双向培养模式”,畅通双能型教师培养渠道。鼓励教师获得相关行业的执业证书、资格证书。推进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制度,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培育培养体系,推动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科研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整体学术水平,促进优秀教学骨干、学术骨干和优秀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
专业优势和特色还需进一步凝练,专业内涵建设仍需进一步强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待深化;对新专业评估检查仍需要深入推动;理工类专业内涵建设成果不够明显,人文经管类专业转型发展有待深入推进;师资、实践教学资源仍需进一步整合,关联专业之间资源共享不足。
改进措施:
1.加强应用型专业群建设。对接安徽省制造强省战略,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紧跟5G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老龄化带来的巨大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按照“四新”发展理念,加强学科专业群建设。
2.加强一流专业体系建设。围绕国家“双万计划”建设目标,加强现有特色和一流专业建设,不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统筹学校专业建设工作,建设一批一流专业,打造一流专业群。
3.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认清并立足我省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色,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努力打造优质品牌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优化专业方向的设置,加强相关专业类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强化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4.完善专业预警和调整机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着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以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引领带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停招停办招生形势不好、就业渠道不畅、社会认可度低的专业。
科研项目以纵向为主,横向项目较少;科研成果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有重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高水平标志性成果少,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需求情况的研究尚显不够,服务地方意识不强。青年教师以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由此造成了很少有应用性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的实例,也不能真正做到科研、社会服务反哺教学的功能。
1.优化科研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考虑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团队建设等系列问题,修订完善科研项目管理、评价奖励及科研工作量等系列制度,优化政策保障,突出规范建设,着力质量提升,全面调动各教学单位与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主动性。
2.积极主动争取、勇于承担省部级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横向合作项目,坚持以项目研究为基础,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加大项目经费投入,完善项目评价奖励体系,加大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奖励力度,建立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
3.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二级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彰显专业特色,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借助学校平台和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不断拓宽校地企合作渠道,加强与省内外企业、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和深度,逐步加大引导支持力度,力争横向项目逐年增多,建立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增加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推进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并及时将行业发展技术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智慧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建设不足。网络计算和存储资源分散管理,资源闲置,不能形成合力服务于智慧校园所需硬件架构,同时数据信息软资源共享不足,各单位应用系统间数据流转不畅。智慧校园建设未能形成顶层整体设计下的多方协同推进的局面。信息化运行保障经费投入不足,各部门没有专职或兼职信息化管理人员。
1.加快完善校园网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加快无线网络覆盖。优化完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由信息化建设与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的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体系和议事决策程序,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融合,统筹需求,整体推进、相互助力。
2.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和问责机制。制定适用于网络安全体系、用于规范全校各单位依法依规使用校园网的技术标准和行为准则,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职业技能和水平。指导学校各部门对建立的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确保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3.推进部门间的业务协同,提高行政效率。整合现有各业务系统,推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引入大数据技术,以各应用系统为数据源头,搭建校级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模型,对学校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按权限划分的学校宏观数据查询和个人精细数据查询。建设身份认证管理平台、统一公共数据交换平台、智慧教室、数字图书馆、各类应用系统等,满足学校各项业务需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